重庆市农委主任:让农民持证上岗

2013年02月18日01:39  重庆商报

  1月31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下发了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》,这是自2004年来,中共中央连续十年,将一号文件锁定“三农”。那么,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往年相比,有何不同?有何新亮点?对重庆而言,有何机遇?昨日,市农委主任夏祖相就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。

  谈政策信息

  一号文件最大亮点是“放活”

  重庆商报:夏主任,您是“三农”问题方面的专家,也是学者型官员,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“三农”,传递出什么政策信息?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哪些突出亮点?

  夏祖相: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“三农”,传递出的信息是中国社会要发展,必须将农业放在第一位,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民小康。

  在我看来,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大的亮点是“放活”。文件提出14字工作目标:保供增收惠民生、改革创新添活力。“保供增收惠民生”是对农业农村“多予少取”政策的延续,体现了对农村政策的连贯性;而“改革创新添活力”则更多体现了“放活”思路,与往年一号文件相比,这便是最大突破。

  重庆商报:“活”在哪些方面?

  夏祖相:“活”体现在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。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流转,前提是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”;允许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,前提是“建立严格的准入和监管机制”。经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出现的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等“新型农业主体”,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后“谁来种地”的问题,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。这些都是一号文件的“活”。

  重庆商报:一号文件有特别的针对性吗?重庆又将在“活力”方面进行哪些探索?

  夏祖相: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对“三农”工作都很重视,因此,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变,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。但是,我们必须看到,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速度加快,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有拉大的可能。我国农业基础差、底子薄,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,农民的增收相对较难。目前,许多农民的居住环境还需极大改善,收入还需极大提高。究其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“不活”,如一些城市资本进入农村遭遇各种门槛,一些科学技术在农村推广受到制约,一些市场环节因各种制度制约使农产品无法很好地流通。

  这些年,重庆在“活”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,如,比全国提前一年多全部免除农业税,为农业发展增添后劲;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民耕地确权办证工作、率先实施三权抵押贷款,目前,我市抵押融资贷款超300亿元,有力地缓解了农村发展融资难问题;试行“地票”交易,目前累计交易“地票”10万余亩、反哺“三农”198亿元;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,目前已达1.6万个,处于全国前列,有力地促进了集约化生产。

  谈家庭农场

  加强培训让农民持证上岗

  重庆商报:“家庭农场”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,“家庭农场”在我市发展得怎样?下一步,我们如何推进家庭农场建设?

  夏祖相:首先,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家庭农场,在我看来,家庭农场应是专业大户的延伸发展,专业大户是以一业为主,而农场是以多业为主。同时,是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,从事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商品化经营,农民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。目前全国已有6670个家庭农场出现。重庆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家庭农场还没有,不过,重庆有种养大户5.6万户,规模化养殖场6.2万户,也就是说,我们具备引导养殖、种植等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的条件。

  今后,“农民”不再是一种身份的代名词,而是一种职业,要给他们发职业证书。重庆已制定了工作目标,将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技能培训,培训合格后,将颁发《重庆市新型农民职业证书》之类的凭证,让世人都知道,在我市想做农民,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,也要持证上岗。

  重庆商报:家庭经营怎么走向现代化?

  夏祖相: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:一是自身科技应用能力要提高,二是要将农户组织起来,通过产业化、合作社等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。与此同时,要发展社会化服务,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,如机耕、机播等现代化农业大规模的生产方式。

  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,增加技术、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,提高集约化水平。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,形成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,发展集体经济、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,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,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,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,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。按照服务农民、进退自由、权利平等、管理民主的要求,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,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。

  谈资本下乡

  带领农民种田不是代替农民种田

  重庆商报: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: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,这应如何理解?

  夏祖相: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有利于利用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的资金、科技和装备投入,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,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。

  重庆商报: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提出,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,这其中的政策含义是什么?

  夏祖相:之所以要有严格的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,有一个明确原则便是,农民是农业的主体,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是带领农民种田,而不是代替农民种田。另一方面,对各类企业、组织租赁使用农户承包地,要严格农业经营能力审查,着重审查企业资信、技术力量、产业规划、风险防范等情况,规范其流转行为,从源头上抑制“非粮化”、“非农化”。目前,一些城市资本在大规模进入农村后,先从事一段时间农业后,再将土地变作它用,这样不但对土地带来破坏,而且很难确保耕地红线。

  重庆商报:工商资本进入农户承包耕地,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

  夏祖相: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很有必要,一方面增加了农业投入,农业在发展过程中,资金和技术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两大“瓶颈”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之后,一方面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改善,另一方面,农民无法应用的科学技术在有了资金之后,可得到有效应用,大大提高农业效益。同时,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后,通过自己的龙头作用带领农民实施订单农业,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,提高农业附加值。

  但必须注意的是,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必须对农业进行研究和市场论证,种什么、养什么,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,不能盲目。我的建议是,工商资本进入农村重点在推动服务方面,如建市场、搞冷冻、大型机耕机播,还有就是龙头产业。

  重庆商报:结合重庆农业现代化发展,我市将有哪些优惠政策?

  夏祖相:今年,我市将新建500个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,启动30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。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,推广农机具20万台套,力争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%以上。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,培育一批种养大户、科技大户。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,总量稳定在1.6万个以上,农民参合率提高2~3个百分点,市级以上示范社(模范社)达750个以上,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达到1500个以上。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50家,年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,1亿元以上的达到130家。今年市级财政设专项资金10亿元,扶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。

  谈企业商机

  十一个支柱产业迎重要机遇期

  重庆商报:就市场而言,中央一号文件可能会对哪些板块造成影响?对企业而言,将带来怎样的商机?

  夏祖相: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影响是整体的,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文件。目前,重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确定了十一个支柱产业,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,将给这十一个产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。

  对企业而言,更是巨大的商机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,重庆每年销售的农产品约有90大类160多个品种,销售总量为4000万吨,价值在1000亿元左右。举个例子,一年4000万吨农产品,如用10吨货车来运,要装400万车,从农村运到各个城区,平均一车的运费在1000元,仅运费就达40个亿,其要养活多少人、要提供多少个就业岗位?这不是一个小数字。那么在农产品的生产、运输、销售、深加工等过程中,涉及到种植业、运输业、物流冷链、市场交易、餐饮等,这将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。

(原标题:中央一号文件利好重庆11支柱产业)

(编辑:SN021)
分享到:

猜你喜欢

换一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习近平:发展公共交通治理雾霾
  • 体育NBA-詹韦62分热火擒湖人 书豪6犯火箭负
  • 娱乐各地春晚精彩回顾 赵本山收山作
  • 财经日媒称中国外贸首次超美国成世界第一
  • 科技传苹果正测试腕表类智能设备
  • 博客唐师曾:庄则栋逝世 庄则栋最后一篇博客
  • 读书真实战斗力:朝鲜军事实力大公开(组图)
  • 教育超七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 统称叔叔阿姨
  •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